从抄袭硅谷到被硅谷抄袭,“中国创新”的逆袭之路 故宫
2016年底亚马逊推出AmazonGo无人便利店概念,不到一年后,阿里巴巴推出“淘咖啡”无人便利快闪店。
耗时5年,特斯拉推出了它的首款电动跑车Roadster,蔚来汽车用时3年后,首款电动汽车ES8上市。
2017年中国政府出台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,美国随后发布《人工智能:自动化和经济》,督促政府保持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。
世界变得越来越扁平化,中美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。
中国创业者正以令人侧目的“中国速度”,从互联网时代“Copy to China”,发展到今天“Copy from China”,
2017年见证了中国式创新的爆发。
于是,硅兔君特此整理众多“Copy from China"的典型案例,与小伙伴们分享。
1.共享单车
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大战爆发,一时间,市面上至少出现了数十家共享单车企业,风险投资疯狂的涌向这个行业。
摩拜、ofo一轮轮的巨额融资,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的火爆场景引起了美国市场的瞩目。
2017年,美国版共享单车LimeBike成立于硅谷,并在一年内连续完成两轮融资。3月份,融资1200万美元,紧接着又在10月份完成B轮5000万美元融资。LimeBike背后聚集了一批著名风投机构/投资人,DCM Ventures,Andreessen Horowitz,IDG Ventures,GGV Capital以及UpHonest Capital。
LimeBike团队经过大量的调研认证,认为共享单车在美国同样有着很大的增长机会。在充分吸收国内共享单车初创公司的成功、失败经验,并且结合了美国市场和用户的特点后,推出了具备美国特色的共享单车。
2.二维码
1997年,二维码诞生于日本。
墙内开花墙外香,二维码在一衣带水之隔的中国遍地开花,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扫码支付、扫码报名、扫码下载、扫码签到、扫码加好友...
似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做的事情变成了“扫一扫”。
二维码给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,今年,硅兔君也终于看到二维码在美国移动互联网巨头开发的APP中广泛应用了。
先是全球最大的音乐服务平台Spotify面向移动端用户推出Spotify Codes新功能,就是以下这个看起来有点像声波的条形码,它会显示在用户的账户、播放列表以及喜欢的专辑下面。
用户可以通过扫描好友的Spotify Codes关注他们并分享他们的播放列表,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,收藏流行歌手的全部专辑,还可以扫描海报、宣传册或广告牌上的条码来收听音乐。
之后,红遍美国的peer-to-peer转账应用Venmo开通扫码加好友功能。此前,Venmo用户只能通过搜索好友账号加好友,现在扫一扫即可添加,十分方便。
社交巨头Facebook也不甘示弱,通过二维码让用户享受更多"Rewards"。
(责任编辑:西南之窗)
- ·多元化IT总部基地蓄势待发
- ·戴尔重启上市挂牌纽交所 5年转型成为IT客
- ·泡泡网IT风向标2018年度科技数码评奖
- ·影响金融科技的十大趋势
- ·明星科技股大幅反弹 收回此前多日下跌
- ·荣耀V20 MOSCHINO联合设计版正式发布
- ·IT巨头文思海辉招聘平台全新升级
- ·2019年科技行业,得开发者得天下?
- ·科技产业化道路异常艰险 创新是找死,守
- ·2018年离开IT战场的互联网产品
- ·2018广州国际嘉年华 AIOT科技节发布成功
- ·中亦科技EVO-CMDB荣获2018中国IT服务十大
- ·朱海舟回应锤子科技现状
- ·关于炒股配资利息的收取问题
- ·配资炒股如何选择配资公司
- ·201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:“C919首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