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格南首位女摄影师,珍贵镜头再现80年代中国社会百态
2012年1月4日,女摄影师Eve Arnold在伦敦去世,享年99岁。在过去数十年间,她曾为玛丽莲·梦露、辛迪·克劳馥、杰奎琳·肯尼迪等多位名人造像,并因此而广为人知。除此之外,她还穿梭于全球各地,将镜头对准更多的普通民众,把他们的生活呈现给世界。
Eve Arnold 1912年生于美国费城,1946年开始摄影,两年后进入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,跟随Harper’s Bazaar的艺术指导Alexei Brodovitch学习摄影。五十年代起,Arnold开始为《时代》和《生活》杂志工作,并于1957年成为玛格南图片社的首位女性成员。
Eve Arnold
在Arnold拍摄的众多名人、政治家、音乐家及艺术家中,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玛丽莲·梦露。Eve Arnold对梦露的拍摄持续了十年之久,在此期间,梦露的生活细节和工作场景被镜头一一记录下来,展现出一代影星的多样面貌。而Arnold也逐渐形成了“不在影棚拍摄、不刻意布光、只寻找‘真实感觉’”的工作习惯,这成为她日后职业生涯的重要指向。
除此之外,Eve Arnold还将足迹伸向中国、蒙古、前苏联、古巴、南非和阿富汗等地,记录当地普通人的生存状态,而在当时,西方摄影师对这些地区还鲜有触及。Arnold曾在1979年两度造访中国,期间拍摄的作品被收入《In China》一书中,她凭借该书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(National Book Award)以及美国杂志摄影师协会(American Society of Magazine Photographers)颁发的终身成就奖。1995年,她成为英国皇家摄影协会(Royal Photographic Society)的一员,并获选“摄影大师”(Master Photographer)。
Eve Arnold是与布列松、卡帕同时代的摄影师,被认为是二战后新闻摄影的重要力量,她对社会名流及普通大众的拍摄均为人所称道。Arnold将好奇心和热情作为自己探索的动力,在她看来,“一名摄影师,只有在心怀同情,关注镜头前人们的时候,才能真正完成影像的记录”,而她的摄影生涯则成为这句话的最佳诠释。
“一名摄影师,只有在心怀同情,关注镜头前人们的时候,才能真正完成影像的记录。”—— Eve Arnold
1980 年代中国
中国更是她梦寐已久都想来的地方,“从我一开始成为摄影师的时候,就一直很想去中国。” Arnold说道。她每年都申请签证,直到 10 年后的 1979 年,她终于成功了。
为了记录中国当时的真实现状,她有条不紊地将整个系列划分为景观、人民、工作和生活四个部分。从北京到蒙古,再到青藏高原,穿过戈壁沙漠……历时 5 个月,行走 64,000 多公里,Eve Arnold为那个年代的人们留下了最真实的一面。
(责任编辑:西南之窗)
- ·《外滩钟声》《大江大河》重现上世纪不同
- ·马格南首位女摄影师,珍贵镜头再现80年代
- ·2017年度热词?“
- ·[社会百态]坐牢15年自学法律 出狱后创业
- · 李孝萱写意社会百态 人物画展现快意人生
- ·《妈妈咪呀》反映社会百态 艺术行业不如
- ·美摄影师深入朝鲜 用镜头展示真实的朝鲜
- ·专访王维明:通过校园女生被侵犯反映社会
- ·社会百态 军人本色
- ·回家之路:二战结束初期日本社会百态
- ·午夜东京:可以跟你回家吗?豆瓣9.5的真
- ·“讽刺与幽默”中尽显社会百态
- ·不止是18禁!这些深夜档综艺,逗比的外表
- ·入托难社会百态:公办幼儿园挤破头也难进
- ·官场商战·人生百态 我的小书屋
- ·人有百态 事有百般 有些人认识了就好 不